close

背向大海 1_nEO_IMG.jpg  

 

洛夫,1928生於湖南衡陽現年84歲。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教東吳大學外文系。現受聘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華僑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山西中北大學等大學客座教授。 1954年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歷任總編輯多年。

洛夫著作甚豐,出版詩集三十七部,散文集七部,評論集五部,譯著八部。1986年獲吳三連文藝獎, 1991年獲台灣「國家文藝獎」,2003年獲中國文藝協會贈終生榮譽成就獎章,2004年獲北京「新詩界首屆國際詩歌獎」。1999年,洛夫詩集《魔歌》被評選為台灣文學經典之一。2001年三千行長詩《漂木》出版,震驚華語詩壇,同年被評選為台灣當代十大詩人之一,名列首位。

本書2007/07/20爾雅出版社初版,也是截至今最新詩集,序中提到重新出發寫詩,發現創作力大不如前,甚至以為寫數十年要寫的題材都已寫盡,但細想不然。年輕時詩思豐沛機敏,企圖很大,到了晚年,創作力雖衰退,但技巧成熟,寫來更加得心應手。

背向大海10_nEO_IMG.jpg  

(金門 珠山村)
 

書中很多是應邀中國大陸開會講詩、旅遊訪友有感的創作,代表作《夜宿寒山寺》,還把佛教《大悲咒》改寫成似咒似詩的創作。《異域》《汽車後視鏡裡所見》寫異國生活體驗和透過詩眼所見的現代人生。《蒼蠅》是獨特的敘事詩,與書同名《背向大海》是繼《漂木》後長達140行的禪詩,寫2005年深秋寄宿花蓮和南寺,清晨黃昏背向大海面對寺院的心靈感應。每天在濤聲與鐘磬木魚的交響中看到落日從背後冉冉下沉。每個浪都令他心驚激動,落日餘暉的微溫又讓他安靜下來。和南寺誦經聲沉澱出一片亙古寧靜,與背後大海無休無止的騷動,形成一種微妙的平衡,一種失去時空感的永恆,也是一種物我兩忘的美,和物我都不存在的空,對詩與禪的妙悟境界有深切的領略。

 

  1_nEO_IMG.jpg  

 

(金門水頭村 得月樓)

 

自己喜歡其中幾首偏向柔美有趣的抒情作品,夫人是金門人詩人也曾任職於金門,寫金門飽受戰爭洗禮,歷史斑斑的歲月如酒般滄桑又令人沉醉的感受,對家鄉濃厚溫暖的情感溢於言表。第二首寫廣褒的海邊以水出發無限發想,簡單幾筆勾勒出對童年、夢想和往事記憶中的美與落寞感,活潑跳動的詩韻、生動的畫面、時不我予的流逝感隱然若揭。第三首寫松鼠,清新可愛富生活觀察情趣,毫不掩飾的真性情、率真的自我解嘲,刻劃與松鼠間密切的互動,有出奇不意的驚喜,有對小動物真摯情感與憐惜,令人莞爾,平淡的情趣透過詩人熟練的技巧讀來不覺平鋪直敘,蘊含詩的文學觸動又不濫情的寫作手法。

 

 

15_nEO_IMG.jpg  

(金門高粱酒)

 

背向大海12_nEO_IMG.jpg  

 

(金門 莒光樓)

 

《酒鄉之歌》

 

我,天涯的一束白髮

雪水漂白的。這之前

秋風漂白的

在秋風中流竄的

曳光彈漂白的。戰爭,那年不巧

在夢的迴廊拐彎處遇到

我便跟它走了

跟它步入雨林,走上險灘

古厝,歷史和煙

用砲彈煮沸的血和酒

鐵,與太武山石頭撞出的火花

倒也彷彿歷史中的諂媚一笑

閃光的島,金屬的城

美酒的故鄉啊,

醉與疼痛,久而久之

便有了含羞草的曖昧

 

從此,除了見到

一壺金門陳高而驚呼起來

我們一向都藏在時間的深處

沉默著

 

 

背向大海14.jpg  

 

《我是水》

 

我是水

水是我流浪的腳

我是泡沫

泡沫是我多疑的眼

我是荇藻

荇藻是我最初的胎毛

我是泥沙

泥沙是我吵鬧的童年

我是魚

魚是我跳躍的詩

我是水鳥

水鳥是我淘氣的妹妹

我是帆

帆是我帶著翅膀的夢

我是夕陽

夕陽是我讀完的書

我是月亮

月亮是我做愛後悲涼的裸體

 

 

背向大海3_nEO_IMG.jpg  

 

《松鼠家族》

 

~ 我家園子裡有十株白楊,三株松樹,還有一窩五口之家的松鼠

 

我從牠的瞳孔裡

看到不停轉動的貪婪

一種深灰色的

飢餓

在桃花鬧了一陣子又沉默了的

園子裡

牠,從這一棵,跳到

另一棵

另一棵

雙腳捧著

一枚青澀的桃子吃

把啃不動的核

冷不妨砸在我的頭上

地球微微地

晃了一下

 

背向大海5.jpg  

 

這一隻,我編號第二

純黑的

一種難以理解的黑,以及賊

牠把妻種在土裡的豆子

全都吃光

妻對著一株松樹

嚎啕大哭

牠躡手躡腳繞到

妻的背後

遞給她一把花生殼

還給你

 

背向大海2_nEO_IMG.jpg   

 

牠在追逐

樹梢上的月亮

從初夏到深秋

月亮都給追涼了

這隻編號第三的

是一個思考者

牠捧玩著一顆

尚未成熟的果子

如玩弄歲月

牠把那些酸澀的日子

吐了一地

 

背向大海7_nEO_IMG.jpg  

 

褐色的

剛長大的第二代

躲在樹葉後面

窺視

媽媽把吃剩的半只蘋果

埋在雪的孤獨中

牠躍下地來

在雪堆裡拼命的挖

專注地挖

最後,終於挖出了

另一半孤獨

 

作者在書後附錄特別為文《解讀一首敘事詩-蒼蠅》,以下對現代詩,特別是敘事詩表現手法和相關經典論述摘錄供參考,同時附上原作賞讀。透過詩人親自解析,當可精確掌握敘事詩寫作要領與神韻,難得登堂入室的學習機會,受益匪淺。

 

檢討今天新詩的弱勢和邊緣化,如從另一角度來看,胡適當年的某些詩的革命主張遺害不淺,譬如他說:「詩國革命何自始,要須作詩如作文」,一筆抹去了詩與文的界線,一掌推倒了中國數千年累積的精緻意象,隱喻的想像魅力,和詩性語言之美。胡適主張詩的大眾化,平民化,敍事詩派推波助瀾,結果把漢詩貶抑為極度低俗的散文化。

 

近年來,我不遺餘力地為久已失落的漢語詩歌之美招魂,大聲疾呼把它那些純粹、精練、氣勢、神韻、意境、象徵、隱喻、妙悟、無理而妙、反常合道、言外之意、想像空間、多義性、朦朧美等詩的素質找回來,讓讀者在真正的詩中迷醉

沉思,讓詩的數量降低一些,詩的品質提高一些。

 

我經常在思考,敍事詩可不可以寫得像一首詩?能不能像詩一樣具有想像空間和藝術感染力?或僅僅是一堆廢話。我的認知是:一首美學意義下的敍事詩,至少應具備三個特性:(一)是處理手法要冷靜、客觀、準確。首先排斥的是激情,由於淡化了鮮活的意象,自然更不應有超越物象的濫情,更重要的是詩人如何把握觀察事物的準確度,盡可能提高一首詩的可知度,減少一首詩的可感度。(二)其次是借用戲劇手法,敍事詩的語言基本上是缺乏張力的散文語言,戲劇手法有助於結構與氣氛上的張力的增強。胡適的詩學觀點雖大有問題,不過他認為一首好詩中都有情節(plot),倒是說到點子上。(三)敍事詩背後必須具有深刻的內涵,譬如對生命的感悟,對自然與宇宙的觀照等,否則這種敍事詩勢必流於庸俗與空洞。現請看下面這首《蒼蠅》,我認為它頗能符合上述三個特性:

 

《蒼蠅》

一隻蒼蠅
繞室亂飛

偶爾停在壁鐘的某個數字上

時間在走

它不走

它是時間以外的東西

最難抓住的東西

我躡足追去,它又飛了

棲息在一面白色的粉牆上

搓搓手,搓搓腳

警戒的複眼,近乎深藍

睥睨我這虛幻的存在

揚起掌

我悄悄向它逼近

搓搓手,搓搓腳

它肯定渴望一杯下午茶

它的呼吸

深深牽引著宇宙的呼吸

搓搓手,搓
……
我冷不防猛力拍了下去

嗡的一聲

又從指縫間飛走了


而,牆上我那碎裂沾血的影子

急速滑落

 

多年前,我曾想為自己建立一種「冷詩」的風格,我的「冷詩」觀念倒不拒絕隱喻,也不忽視意象的有效經營,只專注一點,即盡可能控制情緒的氾濫。這類詩的敍事性主要建立在「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戲劇手法上,《蒼蠅》這首詩如沒有最後兩行戲劇性的逆勢操作,必然會像讀一篇平鋪直敍的散文那樣寡味。

 

背向大海_nEO_IMG.jpg  

 

洛夫的詩抒情外多了趣味理性,對生命歷史人文深層觀察與感悟,如何在詩意與美外傳遞哲思開啟讀者無限想像思考空間正是詩人成功為人稱道處。

 

 

*** 詩人洛夫已於2018/03/19凌晨3:21因肺部疾病, 病逝於台北榮總,   享壽91歲,   感到萬分難過不捨!

 

 

  洛夫玉照 聯合文學何定照攝.jpg  

(洛夫86歲玉照感謝聯合文學 何定照先生拍攝)

 

 

註: 以上除書封面外照片非出自書中.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洛夫 背向大海
    全站熱搜

    W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