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is is a image

《鬼太郎之妻》2011/05 新雨初版,作者武良布枝女士,生於日本島根縣安來市大塚町。1961年與水木茂結婚,往後半世紀一直在背後支持丈夫從事漫畫與妖怪研究工作。育有兩女,現有一個孫子。譯者陳佩君小姐,輔大日語系、淡江日研所畢,專職翻譯多年。

This is a image

(1974年自宅前全家福,大女兒尚子,二女兒悅子)

書一拿回家立即引起騷動,兩個孩子搶著先睹為快,可見鬼太郎在台灣走紅的程度。依本書改編的日劇在台灣緯來日本台剛播畢,日本當地每集15分鐘共150集的晨間劇場,收視率很高。鬼太郎是水木先生漫畫中的主角,本書不是漫畫,是妻子撰寫的傳記,感動無數人心的深情告白蟬聯亞馬遜書店文學暢銷榜七個月不墜,映像化作品襲捲全國,奪下多項大獎,改編電影、舞台劇陸續上映。

This is a image

(作者就讀女校)

作者出生在山陰島根縣一處偏遠的小鎮大塚,那兒環山面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傳統地方色彩。老家曾製造過香菸、經營過和服、二戰後開始販賣酒。生長在大家庭,祖母和六個兄弟姊妹,三代同堂共九人。兩個姐姐和哥哥都擔任老師,她生性內向,母親風濕病纏身,15歲女校畢業後留在家中幫忙生意。鄉下地方婚姻靠媒妁之言,自己因身高165公分感到自卑,直到家裡安排她相親不知不覺已29歲。

This is a image

(摘自水木茂著作到女方家提親場景)

This is a image

(相親照)

This is a image

(1931/01/30結婚照)

當初只知道男方家鄉位大塚北邊境港市,比自己大十歲,二戰中不幸失去左手臂,在東京畫漫畫維生。照片中騎著腳踏車,自然地微笑,身材壯碩,很有男子氣概的就是水木先生。從媒人口中得知,每個月可畫一本漫畫,當時大學生月收入一萬八千日圓,他一本漫畫可賺進三萬日圓,加上為國捐軀的津貼,生活應該不成問題。趕著回東京工作,相親後五天就閃電結婚。對離家遙遠的大都市感到離情依依也滿心期待。車開到調布,一大片農田間佇立六間屋子,並非想像中的車水馬龍,房子只簡單用木板裝釘成牆壁非常簡陋,知道一切已不能回頭,馬上發現水木的經濟狀況窘迫到根本無法修繕。

水木二戰被徵召到新幾內亞,感染瘧疾住院期間被轟炸來不及逃難失去手臂。回國後立志習畫,進入五藏野美術大學就讀,買了一輛人力車租給別人靠租金過活。後來自用車普及,人力車式微,二年級就被迫休學。

This is a image

(1970年水木工作室聚集多名助手24小時趕工情形)

35歲隻身帶著畫具來到東京,先為紙話劇工作,不見好轉,才轉行為出租漫畫作家。其實大同小異,兩者都是勞心勞力的世界,總之混不了飯吃。整天都在畫畫,還是不得不典當所有家當。37歲以分期方式在調布買下兩棟住屋,不幸被檢舉是違章建築,保下一棟就是他倆展開新婚的住所。除了農田四周空無一物,冬天玻璃被風吹得鏘鏘作響,冷風咻咻地直灌進來,沒錢使用暖爐,燈油很花錢。即使把所有的毛衣穿上,套兩三層襪子,手腳還是凍到龜裂。家徒四壁,水木只要一缺錢就往當鋪跑。娘家雖稱不上富裕,也不曾典當過物品,不由得悲從中來,「月入三萬」根本是癡人說夢話,津貼也是公婆在收。水木不願向家裡求援,因為家裡情況也不好,況且媽媽會要他回老家當燈塔管理員就更麻煩了。

This is a image

(摘自<我的一生是鬼太郎的樂園>)

This is a image

(刊載於<週刊少年MAGAZINE>中畫作,後拍成卡通更名<鬼太郎>)

水木每天畫畫的時間很長,除了吃飯,一刻也沒停。左肩頂著畫紙怕汗水弄濕,頭上圍著一圈毛巾,一路忙到凌晨,第二天11點起床。當時作品交「三洋社」發行的《鬼太郎夜話》,畫的都是地獄、吃人怪物、骨骸、骷髏頭等各類魑魅魍魎,和晚年所畫的鬼太郎版圓弧的線條完全不同。發表在《恐怖雜誌》的作品,筆觸更是十足黑暗,光看一個佈滿血絲的眼珠,就讓讀者不寒而慄。

This is a image

一個夏天的夜晚,煮好晚餐,打算叫水木來吃飯,走到工作室向內探頭一看,他正如往常埋頭苦畫,那作畫的姿勢和背影,看起來如此專注,以致無法出聲喚他,佇立良久。一心一意的背影打動了她,過去從沒見過如此聚精會神於一件事物的人,被那股不可思議的光環震撼,無比的敬意與感動油然而生。

當時還沒有漫畫專用稿紙,開始繪圖前要先用錐子在畫紙鑽好洞。水木有一個瓦楞紙做的台子,可以一次固定好幾張紙,把紙夾在裡面,分別打成八格或六格漫畫用的洞,然後幫忙用鉛筆畫分格框線。水木在框線裡畫好一格一格的漫畫後,她用尺描黑框,並在水木鉛筆做記號的地方沾墨汁全塗成黑色,或描陰影斜線部份。現在想起兩人挑燈夜戰的光景,竟然感到分外平靜與滿足,這確實是一段幸福的時光。後來先生有名氣事業做大後,請了很多助手,自己除了照顧孩子,甚麼事都插不上,有時還受先生壓力大的言語和情緒奚落,倍感寂寞,一度想離家出走。

This is a image

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水木截稿當天熬夜不舒服,把稿子交由她拿到出版社。千里迢迢搭特急電車,轉車再走一段路來到巷弄內狹小破舊的出版社,一人公司。水木交代她千萬別讓老闆砍價,堅持三萬日圓,老闆嫌水木作品不紅,頂多只出得起一萬五千日圓。她低聲下氣央求老闆加價,也不過多了車馬費。回家的路上想到過去水木不知受了多少屈辱,眼淚不聽使喚地滴下來,傷感的是無論水木多麼努力地畫,作品還是被批評的一文不名,對未來生活的不安百感交集。

This is a image

(1962年夏天夫妻於調布自家工作室合影)

絞盡腦汁連高麗菜或白菜的心和外側的葉片都要入菜,胡蘿蔔連皮一起吃,麵包只買吐司邊,或直接到田邊請農家把蔬菜便宜賣給她。水木總吃個精光,有一天還喜孜孜地抱一堆咖啡色快爛的香蕉回來,當時香蕉是奢侈品,兩人饑腸轆轆吃得津津有味。直到現在他們還是生活節儉,因為她知道家裡的每分錢都是先生費盡千辛萬苦努力掙來的。

This is a image

一次稅務省官員上門查稅,不相信申報的收入如此少,懷疑他們漏稅,幾番說明還是無法說服,水木只好取出一大疊當鋪的紅單高達三公分厚,發飆地說:「你們這些傢伙那懂得我們的生活!」官員才打退堂鼓匆匆離去。那時山窮水盡連水木的皮鞋都拿去當,甚至孩子出生沒有奶粉錢,把她結婚娘家買的禮服也拿去當了。屋漏偏逢連夜雨,常期刊載的兔月書房宣告倒閉,手上那張上未兌現的半年期支票也成了廢紙,生活被逼到絕境,一度灰心喪志想轉行去畫海報。直到1963年第一部國產電視卡通《原子小金剛》上映,才漸漸挽回漫畫業生機。

This is a image

(<電視小子>為水木茂出道作品)

水木的作品在《月刊GARO》受矚目後,終於名震天下的大出版社「講談社」來家裡邀稿,畫外太空的故事,被水木拒絕了,當時不解為何要放棄大好的機會?水木認為勉強接下自己不拿手的案子,會像其他業界畫家一樣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如果雜誌不賣,還是要立刻停刊的。1965年該雜誌再度來訪,接受水木的題材,不過條件是如果無法得到讀者迴響,就緣盡於此。

This is a image

(1989年再度以<漫畫昭和史>榮獲講談社漫畫獎)

水木決定一改過去畫風,呈現線條更圓滑適合兒童年齡層,不斷練習創新風格,其實他的初衷是希望創作給成人看的漫畫。《電視小子》頗受好評,家計頓時有了改善,接著這部作品獲得該社頒發的兒童漫畫獎,終於苦盡甘來,打開知名度,情勢有了大逆轉,各大出版社邀稿如雪片飛來。日後成立了「水木製作公司」,水木擔任董事長,大嫂出任經理,他始終希望照顧家人,把一家人凝聚在一起。1968年《鬼太郎》一躍成為電視卡通,另一部《惡魔少年》也相繼拍成真人版電視劇。還幫片尾曲填詞,全家人常對著電視興奮地目不轉睛。

This is a image

This is a image

(1991年授勛儀式留影)

事業並非一帆風順,1981-1985年間突然沒有出版社邀稿,持續好一陣子才從低潮恢復,1968年全新系列《鬼太郎》卡通開始推出才再度掀起熱潮。1991年榮獲國家頒贈的「紫綬褒章」,夫婦倆謁見天皇,感到萬分榮幸,象徵一生努力的成果被肯定。水木高興特地訂製了一套燕尾服和高禮帽出席。往後吸引許多跨領域名流雅士前來拜會交誼,開拓了更高的人生視野。

This is a image

(水木大道)

This is a image

(水木紀念館外觀)

This is a image

(紀念館內展示品)

家鄉境港市官員想藉水木的名氣帶動毫無生氣的觀光業,境港大道更名為「水木大道」,並打算在此設立《鬼太郎》劇中妖怪銅像,2004年起開放認養,至今已高達120座。2003/03/08水木生日當天,「水木紀念館」開始對外開放參觀,至今連續兩年吸引兩百萬人次觀光客來朝聖。

This is a image

(妖怪倉庫)

This is a image

(境港車站前漫畫地標)

This is a image

This is a image

(水木作畫銅像)

This is a image

(漫畫主角鬼太郎銅像)

作者年屆八十,先生高齡九十,依然過著簡樸的生活,水木一如往昔不愛吃繁複的懷石料理,偏愛菲力牛排、麵線和草莓大福,還有她做的燉菜、烤魚、沙丁魚丸。她現在看到千元大鈔不禁還會想著:「這可以吃個幾天?」有時也會拿冰箱剩的菜自創戲稱「欠錢料理」的家常菜,很喜歡百圓商店,從不搭計程車,盡量走路或騎腳踏車。

This is a image

(山高帽水木先生銅像)

漫畫家兩夫婦胼手胝足,努力克服人生重重難關,秉持堅強的意志和韌性存活下來。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不斷在畫畫技巧上精進,一旦大環境復甦,更上層樓有了知名度,翻轉的速度極為驚人。作者謙稱自己不過是傳統的日本女性無過人處,只是時下夫唱婦隨、彼此互信、不離不棄的夫妻相處之道不復當年。一貧如洗雖然辛苦,但不覺得不幸,一路走來,有悲傷,有寂寞,如今回首「只要結局圓滿,就是幸福的一生」。人生不可能永遠順遂,一切不取決於起點,如何活出個人選擇的人生最重要。她和先生還要繼續走下去,如今是心靈最平靜與幸福的時刻。

This is a image

(2007年攝於自家庭院,茂85歲,布枝75歲)

本書故事真誠動人,時而令我淚光閃閃,艱辛奮鬥的過程猶如荒漠甘泉,感染到生命無比的力量。一位漫畫家妻子的傳記,除了滿足讀者對漫畫家生活的好奇,最有價值的可定位為日本當代漫畫發展史的珍貴記錄,滄海桑田埋葬多少漫畫英雄人物。真實獨特的人生經歷增加了可看性,許多平凡細碎的故事畫龍點睛,讓人感動溫暖。勵志好書,也是喜歡漫畫,卡通迷們的最愛,更值得推薦給想了解日本傳統精神,體驗日本深度風情文化和的朋友細細品味。

This is a image

(慶祝境港市觀光人潮突破兩百萬)

This is a image

(境港市傳統祭典漁船遊行)

註:

(1) 水木茂本名武良茂, 1922/03/08出生於鳥取縣境港市,目前擔任世界妖怪協會會長、日本民俗學會會員、民族藝術學會評議委員,綽號「妖怪博士」,還有以戰爭、科幻、幽默等為題材的作品。

(2) 水木紀念館及銅像等相關照片感謝境港市光協會 (http://www.sakaiminato.net/site2/page/youkaiindex/)

arrow
arrow

    W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