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is is a imageThis is a image

<我們應該有第二次工業革命> 2010/09/10九歌出版社初版, 作者李家同先生, 台大電機系學士, 美國柏克萊機電博士.  歷任清大應數所所長, 資研所所長, 工學院院長, 靜宜大學校長, 暨南大學校長, 現任總統府資政, 博幼基金會董事長.  曾連續五次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特別關懷弱勢族群, 曾任新店軍人監獄義工, 目前仍為新竹德蘭中心義工, 教孩子數學和英文.  著作有 <第21頁>, <幕永不落下>, <鐘聲又再響起>, <一切從基本做起>, <大量閱讀的好處>…等等.

全書分三個部份 (1) 打造工業強國 (2) 基礎科技乃成為強國的後盾 (3) 許台灣一個未來, 蒐集自<聯合報>名人堂2008-2010年間專欄39篇文章成冊. 

書中鼓勵國人下定決心將台灣打造成一個強國.  所謂的強國, 絕非軍事強國, 而是工業技術上的強國, 自己可以掌握關鍵性技術.  以汽車工業而言, 應該要能力設計製造高性能的引擎.  以工具機而言, 應該有自己的控制器, 以通訊而言, 應該能設計積體電路.  現在台灣產業重要零組件很多來自外國, 更嚴重的是南韓在科技上遠遠超過我們,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世界十大太空技術國家, 南韓已經是第八名. 

發表文章時正逢美國次貸金融風暴, 聽聞政府要救股市, 提出不如救國家競爭力的沉痛呼籲.  “這是全球性的危機, 不只是我們一國的危機, 如果我們的體質非常好, 一旦危機過去, 我們一定是第一個能夠站起來的國家.”, 所以我們應要求政府使我們體質變好, 譬如使企業有更好的競爭力, 以服務業而言, 希望我們更加國際化, 能向全世界提供精緻的服務, 工業而言能大幅提升技術水準, 製造出極高附加價值的工業產品.  不應只是炒短線, 應將眼光放遠, 厚植國力才是最重要的事.

評估一國的工業水準, 不能從能否生產某種產品來看, 更不能從產值來看, 而是評估能否確切掌控核心關鍵性技術, 否則是很難製造高附加價值的產品.  如果只幫國外做苦工, 賺少賠大, 一直付權利金, 軟硬體無法自主修改, 產品很難滿意.  向國外買技術, 即使對方願意傾囊相授, 自己也要有相當的了解, 如果研究不夠, 經驗不足, 仍無法克服技術問題.  工程技術是需要公司在研發上大量投資, 研發做得多的公司才能引進別人的技術, 無法在研發上下苦工, 永遠技不如人.

第一波工業革命是由孫運璿, 李國鼎先生所主導, 包含引進半導體技術, 自動化技術和電腦化.  第二波工業革命要往下扎根, 鼓勵國人勇敢地發展較難的產品, 絕不能再依靠外國技術, 我們必須掌握關鍵性技術, 生產具附加價值的產品.


目前在很多領域我們仍領先大陸, 否則大陸山寨手機為何仍要依賴聯發科的晶片?  可是大陸在無線通訊有不錯的基礎, 否則不可能發射人造衛星.  我們在積體電路設計上的領先究竟還能維持多久, 令人憂心.  我們必須將大陸永遠看成競爭對手, 他們人工便宜, 我們無法競爭, 就要在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上一爭長短.  如果我們有很多家聯發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大家現在關心D Ram, 我們一定要痛定思痛, 利用這次危機使我們真正擁有核心技術, 不能讓D Ram 工業垮掉, 以免南韓整碗端走.  而南韓整整花了十年工夫才得到D Ram 核心技術, 我們肯花十年嗎?  南韓不只在D Ram 遙遙領先我們, 在CDMA通訊技術上也領先我們, 不要到時候向南韓買這種技術.

談科技千萬不要急功近利, 好的科技不可能在短時間建立.  技術靠經驗, 不會頓悟, 三星公司就是下苦功研發才變成大公司的.  我們要有野心, 也要有耐心, 十年磨一劍.  看歐美大廠之所以能生產非常有價值的產品, 都是因為有深厚的基本工夫.  以機械為例, 就必須在機械設計下苦工, 而我們無論在機械, 電機和化工都不願意練好基本工, 如此即使有極好的創意, 也無法實現.  當然也有很多科技大廠和研究機構, 很多人一直致力改良的工作, 他們沒有見異思遷, 每天都想做新的工作就叫 “精益求精”, 例如 “捷安特” 就是很好的例子.

他呼籲業界 “不要再追求時尚了, 做出新而平凡的產品, 遠不如舊而高性能的產品.”  不要趕流行鼓吹奈米, 高溫超導, SOC, 等, 卻無法設計半導體儀器, 精密機械, 發展房車用的引擎, 高性能的儀器, 揚聲器…等等.  憂心政府鼓勵 “創意”, 卻不在基本技術下功夫, 無法提高工業水準, 厚實基本科技, 創意將淪為紙上談兵!  最近又流行 “綠色科技” 口號, 在他看來並不算是新的科技, 是著眼在保護環境和節省能源.  如果要做風力發電就要有好的機械技術, 不然會有困難.  電力管理, 積體電路很重要, 如果對線路和製程沒經驗也是會遭遇困難.  要發展太陽能也不簡單, 如果鏡面系統基本科技不穩固也不可能有所斬獲.  所以可以預料, 我們的基本科技如不厲害, 未來綠色科技也不會太出人頭地.

最近朝野都指望ECFA, 也使他非常擔憂.  如果有一天大陸也可以生產高附加價值的產品, 那簽ECFA又有甚麼意義?  反觀如果我們能輸出核能電廠, 高速鐵路, 高階發電機, 精密半導體設備, ECFA對我們就沒那麼重要了. 又常說 “根留台灣”, 不如說 “深耕台灣” 才能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國家. 最近我們的企業在大陸製造了很多就業機會, 可是我們也不能永遠如此, 必須大幅提高工業技術水準, 使我們擁有相當多高門檻的科技公司, 這些公司產品利潤高, 生產過程也要保密, 絕對不要將工廠移到國外, 可惜這一類公司不多. 過分依賴大陸市場可能一直在做便宜貨, 長期是一件危險的事.

對近來天災頻傳, 也有看法, 認為遇到危機只有靠冷靜的專家才能解決.  如果社會浮躁無法聽取專家的意見, 反而寄望領袖立刻搬出特效藥, 無法平心靜氣地分析問題, 只說一些激情的話是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的.

對社會上一些偏見也力挽狂瀾提出不同見解, 認為我們不應以財富, 頭銜, 對一個人評價, 而應該看他的品格, 才能和貢獻.  因為虛幻的光榮是短暫的, 有可能一夕間化為烏有, 只有知識才是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對國家而言, 唯有腳踏實地往下扎根建設才能帶來永遠的幸福.  過去美國年輕的精英份子都想成為科學家或工程師, 辛勤地工作, 但現在卻拜金主義橫流, 投身華爾街, 紙醉金迷, 成了庸俗不堪的唯利是圖者, 希望台灣年輕人不要步上後塵.

作者透過本書沉痛地呼籲國人要有耐心在各種基本科技扎根, 希望政府提出計劃, 有長遠目標, 努力提升工業水準, 重視自製軟硬體設計, 鼓勵研發, 使技術更上層樓, 進而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 擺脫代工的命運, 帶領台灣走向二次工業革命, 創造台灣另一個產業與經濟高峰.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李家同 二次工業革命
    全站熱搜

    W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